从代谢组学角度浅谈糖尿病骨质疏松中西医研究进展
目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DOP)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骨代谢异常,发生骨矿含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而出现系列临床症状,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一旦发病具有高度致残致死率的风险,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各研究报道的结果不一。代谢组学是研究关于生物体被扰动后(如基因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后)其代谢产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本文通过检索前人研究成果,在总结糖骨质疏松症在代谢组学水平上中西医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及成果。方法:查阅古今文献,收索与代谢组学相关研究结果,采用GC/MS,LC/MS和NMR等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展望能进一步深入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和药物干预及治疗。结果:我们从大量文献中发现:DOP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骨胶原蛋白、1,25-(OH)2D3、细胞因子IL21、TNF2β、IL26、cAMP、骨钙素等代谢物变化,中医干预后该代谢产物发生改变,临床上表现为病情好转。由此可推测:DOP的发病机制及中医作用靶点可能与此相关。结论:运用模式识别、化学计量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代谢组学方法,力图发现DOP代谢关键的标志物,及中医作用靶点,具有一定研究前景及意义。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病理机制 代谢组学 诊断标准
梁伟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 51000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213-217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