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蛛的化学感受器在寻觅定位猎物中的作用初探
为探明蜘蛛的化学感受器在寻觅定位猎物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为扑食者、以果蝇为猎物,将蜘蛛饲养在室温(23~25℃)下,使其适应于当前的生长环境。以果蝇成虫饲养狼蛛一个星期,使其熟悉猎物体味。实验前,停止供给猎物,使狼蛛处于饥饿状态。一个星期后进行实验,采用Y型嗅觉仪法在黑暗条件下研究了狼蛛对猎物体液气味和体表气味的灵敏度反应。在视觉屏蔽且距离有猎物体液气味为2cm的条件下,73%狼蛛能正确选择猎物的方向。在视觉屏蔽且距离猎物为5cm的条件下,75%狼蛛能正确选择猎物的方向,显著高于错误的选择(25%)。在视觉屏蔽且距离有猎物体表气味为2cm的条件下,86%狼蛛能正确选择猎物的方向,显著高于错误的选择14%。在视觉屏蔽且距离猎物为5cm的条件下,83%狼蛛能正确选择猎物的方向,显著高于错误的选择(17%)。在距离猎物8cm的条件下,狼蛛化学感受器敏感程度降低。狼蛛在2em-5em能依靠化学感受器正确判断猎物的方向而进行捕食活动。同时,研究结果发现狼蛛狼蛛对果蝇体液气味比果蝇体表气味的反应更敏感。该现象表明果蝇体内某种分泌物有助于蜘蛛的化学感受器寻觅和定位猎物。
狼蛛 化学感受器 嗅觉 信息素 果蝇
汪波 黄婷 韩梦 付秀芹 颜亨梅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态研究室,湖南长沙41008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8-28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