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茶袋蛾丝腺形态结构比较观察

  茶袋蛾Clania minuscula Butler隶属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又名茶蓑蛾、小茶蛾、茶避债虫,幼虫从卵孵化即可吐丝编织袋囊,负囊咬食叶片、嫩梢,为害茶、枣、栗、银杏、竹、水杉等100余种植物。通过采集于黄冈师范学院校园珊瑚树上的茶袋蛾进行饲养,并对处于不同时期的茶袋蛾的丝腺进行解剖发现:茶袋蛾丝腺位于幼虫体腹两侧,白色透明状,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较细连接吐丝器,中部膨大成U型,后部长而弯曲。从二龄开始到六龄,茶袋蛾的丝腺随着虫体不断增长而增长,到六龄后期丝腺组织极度膨大、中部U型部分紧贴一起,进入蛹期后迅速萎缩,到化蛹的第四天左右,丝腺完全消失。幼虫期的丝腺很容易从虫体中分离,而在化蛹后的几天内,丝腺组织易粘连、缩成一团不易展开。对上述不同时期的中部丝腺制作石蜡切片,卡诺氏固定液固定,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丝腺组织外层有一层膜质结构,细胞呈方形,细胞核较大、紫黑色;膜质内为一圈细长的杆状细胞,红色;最内层为一空腔,内含丝蛋白等物质。幼虫期丝腺内部结构无明显变化,蛹期结构变化明显,蛹期第一天即出现细胞凋亡,杆状细胞消失,细胞核浓缩并开始裂解,丝腺的结构层次变得模糊,外膜局部地区发生褶皱和内陷。

茶袋蛾 丝腺 石蜡切片 形态结构

肖云丽 汪玉平 钟玉林 吴中华 徐艳霞 程水源

黄冈师范学院 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80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湘、鄂、赣、粤、桂五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37-37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