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嗅囊的组织学研究
嗅囊是鱼类的重要感觉器官,在摄食、御敌、生殖、洄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鱼类的嗅觉器官进行宏观和围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鲻鱼(Mugil cephalus)隶属于鲻形目(Mugiliformes)、鲻科(Mugilidae)、鲻属,又名乌头鲻、乌鱼、乌支、白眼等,为温、热带浅海中上层鱼类,具有广温广盐性,广泛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是我国咸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实验用鱼采自深圳全长36.2-39.4cm的野生鲻鱼,解剖嗅囊观察形态并固定,采用石蜡切片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对鲻鱼的嗅囊以及嗅板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鲻鱼的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呈扁平椭球形嗅囊构成,分别由前后两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嗅囊的嗅轴左右分别有倾斜排列整齐的18-25个披针形嗅板,只有初级嗅板未见次级嗅板.嗅板由中央髓和两侧的嗅上皮两部分构成,中央髓由疏松的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组成.嗅上皮又分为感觉区和非感觉区,感觉区位于嗅板的内侧,呈连续分布状态,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较光滑,细胞无纤毛,并且非感觉区在嗅板的游离端细胞较薄.通过光镜和电镜的综合结果显示嗅上皮细胞大致可分为5类基细胞,支持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感觉细胞和柱状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还可明显观察到感觉区的支持细胞呈镶嵌连结,感觉区的感觉细胞还包含有大量的纤毛.
鲻鱼 嗅囊 组织学 光学显微镜 透射电镜
曹守花 李加儿 区又君 刘汝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 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州 510300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51-51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