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苕溪中下游船舶航运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丰富,江河湖泊纵横分布,航道总里程30000km以上,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条件.目前研究内陆航运对鱼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然而作为世界内陆水运航道最集中地区之一的中国,我国内河航运的研究尚处于借鉴国外航运经验促进国内内河航运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少数研究报道了内河航运枢纽建设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缺乏内河航运过程中对鱼类的影响报道.本研究通过野外现场调查东苕溪中下游内河航运对水质的影响,探讨水质与鱼类的关系,从而间接揭示内河航运对鱼类的影响.东苕溪中下游共采集鱼类标本959尾,经鉴定共计鱼类39种,隶属于8目13科30属.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体的浊度与船舶航运频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且浊度与8种个体略小的鱼类的个体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彩鱊(Acheilognathus imberbis)、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方氏鳞鲏(Rhodeus fangi)、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口)(Hemiculter leucis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浊度与6种鱼类呈负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即翘嘴鲌鲌Culter alburnus)、红鳍鲌(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油口(Hemiculter lucidus)、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不存在无与浊度正相关的鱼类.广义线性模型显示物种丰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浊度及人工护岸呈显著负相关;物种个体数与水体浊度、人工护岸结构及水深呈显著负相关.浊度与鱼类体重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浊度与平均体重和最小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001),然而浊度与最大体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因此,东苕溪中下游河段的内河航运可通过增加水体浊度而危害鱼类,其中对小型鱼类或幼鱼的危害更大.
内河航运 鱼类多样性 人工护岸 东苕溪
黄亮亮 李建华 鹿野雄一 佐藤辰郎 吴志强
九州大学工学府河川研究室 8190395 福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92 上海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92 上海 九州大学工学府河川研究室 8190395 福冈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41004 桂林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61-61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