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日两国儿童获得性骨髓衰竭性疾病临床特征比较及预后分析

  目的:2008年WHO首次提出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的诊断,研究发现RCC占儿童MDS一半以上,约75%的RCC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且多数病例无特异性细胞遗传学改变,这与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极为困难。我们通过对中日两国临床病例资料及骨髓形态学研究,探讨儿童获得性AA、RCC独特性形态学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案。

获得性骨髓衰竭性疾病 儿童患者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杨文钰 张培红 陈晓娟 竺晓凡 滨麻人 小岛势二 伊藤雅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天津 300020 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日本名古屋红十字第一医院病理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苏州

中文

250-250

2012-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