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颈椎曲度患者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漂移情况及手术疗效,探讨术后脊髓漂移与术前颈椎生理曲度相关性;以及术前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相关性.方法:对45例采用颈椎后路手术治疗且手术前后均行MRI检查、资料结果齐全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进行随访,通过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型颈椎痛JOA评分(17分法)、SF-36生活质量评分、颈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2)测量术前术后MRI影像的T2加权像的中央矢状面,记录脊髓漂移情况(术后与术前手术节段椎体后缘至脊髓中点的距离之差),以及术后颈椎曲度;3)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时JOA分值为10.87±3.16,SF-36分值为101.20±20.93,颈部VAS分值为0.25±0.00,脊髓漂移距离(mm)为1.39±0.88,手术前颈椎曲度分别为19.98±14.98.结论:颈椎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漂移情况与术前颈椎生理曲度无相关性.术前颈椎后凸的患者也可获得良好手术疗效.
脊髓型颈椎病 外科手术 病理机制 临床疗效
Lin Dingkun 林定坤 Kong Chang 孔畅 Lin Ying 林颖 Chen Bolai 陈博来 宁飞鹏 陈树东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120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65-167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