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白藜芦醇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子机制初步探讨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提取物,也大量存在于葡萄皮和红葡萄酒中,它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通过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性近年来许多实验数据表明白藜芦醇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有实验数据显示,白藜芦醇可减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ROS,使皮层和海马的Na(+)K(+)-ATP酶回到正常水平,并维持线粒体功能。白藜芦醇预处理还可明显降低COX-2和iNOS产物水平,减弱由缺血/再灌注诱导的NF-κB和JNK活性,减少神经炎症反应。此外白藜芦醇还能通过保持Akt,GSK-3β以及CREB通路的前存活因子水平,防止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从而保护海马CA 1区,而它的这一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进而下调GSK-3β和CREB的表达,从而防止脑缺血后的脑内神经元死亡。这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被用来预防或治疗全脑缺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白藜芦醇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也能展现它的神经保护作用。

中药药理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神经元保护 分子机制

张玮 陈乃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承德

中文

40-40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