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羌活不同海拔栽培适宜性初步研究
为了优选宽叶羌活种植的适宜海拔区域,观测宽叶羌活的生长状况(存活率、干物质积累等),并采集样株进行了紫花前胡苷、反式阿魏酸紫花前胡苷、异欧前胡素和羌活醇等4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宽叶羌活随着海拔从高到低宽叶羌活的生长状况及主要有效成分大致呈钟形曲线变化,在1700-3700 m适合宽叶羌活生长,也有利于主要有效化学成分的形成,且差异不大,优势种植海拔在2000-3000 m;但低于1700 m高于3700 m宽叶羌活表现出极不适宜性,甚至1000 m以下宽叶羌活已难以存活。
宽叶羌活 生理特性 栽培适宜性 生长性能
蒋舜媛 张艳侠 周毅 孙辉 万凌云 丁立生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65
国内会议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昆明
中文
394-394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