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和十三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
蒙古民族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学习意识,灭宋时已建起了强大的水军。在13世纪时期,元朝不仅是陆地的亚洲第一强国,而且是海上亚非第一强国,虽然元对日和爪哇海战惨败,但海航和海上贸易以及海道运粮都很成功,虽也曾搞过海禁,但并不多,与200多个东西洋沿海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和进行海外贸易。可与明朝并称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光辉鼎盛时期。这一切与忽必烈作为雄才大略的元世祖重视国家海域治理和海外贸易,重用蒲寿庚,亦黑迷失那样熟悉海外交通、国情和贸易的人才,采取积极鼓励对外开放,进行海上贸易和外交的国策,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历史还证明,采取消极的海禁政策,不仅无助于解决海上弱国的受欺问题,而且会积弱加剧,有亡国的危险,只有积极开放应对,化挑战为机遇,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才能变弱为强。
海外贸易 忽必烈 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开放
沈昌伟
呼和浩特市市委政研室
国内会议
内蒙古额尔古纳
中文
420-430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