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土壤对水体浮游生物适生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研究不同土壤对浮游生物适生性的影响,对于不同土壤背景地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认识与促进技术研究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比较研究了酸性黄壤、中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水体中自然适生浮游生物的生长与演替过程,结果发现,(1)酸性黄壤水体的藻类密度为0.03-2.04×105 ind./L,第8周最大,藻类种数在第4周最多(7种);中性紫色土水体的藻密度为0.17-25×105 ind./L,第6周最大,藻类种数在第8周最多(18种);碱性紫色土水体的藻密度为0.08-2.22×105 ind./L,第3周最大,藻类种数在第2周最多(15种);三种水体中藻类优势种均为绿藻门和隐藻门种类。(2)酸性黄壤水体只在第12周发现蹄形腔轮虫,密度为1.0×104ind./L;中性紫色土水体在1-12周均观察到轮虫,共有3种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蹄形腔轮虫、大肚须足轮虫)和两种原生动物(池沼简变虫、团球领鞭虫),第4周的密度最高,为3.0×104ind./L;碱性紫色土水体在2-8周均观察到轮虫,共计5种(萼花臂尾轮虫、晶囊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叶状帆轮虫、浦达臂尾轮虫),密度为1.0×104ind./L.(3)回归分析表明,藻类萌发密度、生物量和种类数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存在线性关系。

水产科学 水体浮游生物 土壤条件 适生性分析

苏胜齐 王伟 彭开琴

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国内会议

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八次学术会议

贵阳

中文

357-362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