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赤白芍对血虚证动物模型补血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基源和同基源赤、白芍对血虚证动物模型外周血象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其补血作用.方法:应用综合放血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常规及Na+-K+-ATP酶活性.结果:血虚证动物模型外周血象及Na+-K+-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变化.当归(2.4 g/kg)、野生芍药(2.4 g/kg)对血虚模型降低的RBC有显著升高作用,同时野生芍药(2.4g/kg)对降低的HGB也具有显著升高作用.结论:当归(2.4g/kg)、野生芍药(2.4 g/kg)对血虚模型有明显补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相关.

血虚证 赤白芍 病理机制 药理作用

伍文彬 张廷模 王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 610072;央地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腑病证实验室,成都 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央地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腑病证实验室,成都 610075

国内会议

2012中药和民族药学术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69-71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