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问·五藏别论》谈“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除了脾胃失司,不能运化药力或补药在被消化吸收后产生的各种致胃肠道,或帆血、头晕、口疮等副作用。还可包括脏腑虚弱导致脏腑中浊气久留,因虚致“实”,此“实”可无明显邪盛的表现。所以针对“虚不受补”要防止辨证错误,用药不当等因素外,还要通过中医传统理论对藏象理论的深入分析,把握临床,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防止“虚不受补”的出现。
《素问·五藏别论》 虚不受补 临床疗效
王洪武 王玉兴
天津中医药大学 30019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23-225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