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阿拉伯世界人文外交的理论探源、历史回顾和当前挑战
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在理论上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则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55年亚非会议后,中国先后与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对阿关系中,人文外交在各个时期都促进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当下,国际体系正发生着显著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面临挑战。只有将人文外交继续作为我国对阿外交政策的重点,才能在政治动荡中的阿拉伯世界始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外交 阿拉伯世界 人文主义 国家利益
闵捷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579-586
2011-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