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的适应性研究
目的:通过平原马拉松运动员多次在多巴训练基地高原训练期间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的适应性是否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增强.方法:以国家优秀马拉松8名女队员为研究对象,在海拔2366米的青海多巴进行3-4周的高原训练三次.在训练期间,测定每日的基础心率(BHR),晨起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安静心率(QHR)、体重(BW),每半周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仪器:GARMIN心率表、电子体重称和SWELAB AC900+血球仪、PM-50 SpO2监测仪.结果: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多巴经过3次的高原训练3-4周,其Hb,Hct,BHR,Sp02,QHR和BW各项生理指标都随训练次数的增加而趋向优化;同时,从各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经过多次的高原训练其适应期有所提前,表明平原运动员经过多次高原训练其适应性是增强的,其高原训练的效果也是逐渐提高的。对于马拉松运动员三次高原训练期间,由于训练目的、训练安排的不同,运动员的RBC.Hgb和HCT等血象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的不同。结论:对于马拉松项目的高原训练期间应以高原训练为目的和安排为主进行相应的监测评定,平原运动员应该将高原训练纳入到整个训练计划的一部分,进行有规律的高原训练,以便使机体保持并增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适应性;高原期间的训练计划也应随这种适应性的增强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高原训练效果。
马拉松运动员 高原训练 生理指标 适应性
侯广庆 王百行
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130032
国内会议
青海多巴
中文
62-62
2011-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