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高原优秀自行车运动员高平原交替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状态及个性化训练的研究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优秀自行车运动员高平原交替训练中身体机能状态及个性化训练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世居高原7名男子自行车运动员.训练安排为:第1阶段海拔2366米(21天),第2阶段海拔225米(21天),第3阶段海拔2366米(28天),第4阶段海拔170米(21天),共为4个训练周期两次高原与平原的反复交替训练.对心率及CK、BUN等部分生化指标进行跟踪检测,并对重点运动员进行了重点分析.实验数据采用EXCELL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第1阶段的高原训练中运动员完成的负荷强度心率在120-160次的高强度有氧训练和心率在180次以上的无氧训练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70%和1.15%;第2阶段的平原训练负荷强度主要以有氧训练为主,占61%;第3阶段的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安排主要以无氧训练为主;第4阶段的平原训练的无氧训练占11%,比第1次平原训练的无氧训练比例高出9%.结论:(1)从4个阶段的训练强度来看,该运动员大强度有氧训练比例高于全队。(2)高平原不同运动负荷强度大运动训练后,个人血清尿素、肌酸激酶水平较低,并表现出较好的身体机能状态。(3)从本次研究中发现,世居高原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应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为主,并且在下高原两周内参加比赛更有利于成绩的发挥。
自行车运动员 体育训练 身体机能 负荷强度
苏青青 樊蓉芸 马福海 贺颖英 祁继良 马生霞 余小燕 高翔 李亚南
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青海西宁810000
国内会议
青海多巴
中文
90-90
2011-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