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结与解--对我国低碳城市规划热潮的冷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城市由于其天然集聚辐射效应,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地和增长极,也是碳排放的主体,区域的低碳发展通常由城市带动,低碳城市发展由此成为国家低碳经济战略的关键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已经全面进入我国城市发展规划视野,很多城市都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目标,全国兴起了一波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之后的“低碳城市”规划热潮。为避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短期功利化的行动,文章围绕低碳城市规划主题,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内背景基础上,针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及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重点讨论了我国低碳城市规划发展的可行性、可能模式及面临的障碍与困难,认为我国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受到一系列远比西方国家严峻的限制,指出我国低碳城市规划不宜盲目乐观、一哄而上、急于求成,而应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文章认为,对于低碳城市规划这个新的命题,城市规划和社会研究学界既要充分重视,积极投入低碳城市发展政策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但也要有所超越,不能局限于所谓的“低碳城市”不能自拔,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立更综合的生态观、可持续的规划观。

城市规划 低碳经济 政策措施 可持续发展

Shi yong-liang 史永亮 Li jing-sheng 李京生 Yang dong-feng 杨东峰

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城市发展与社会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715-716

2010-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