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
西北地区从1987年后气温持续升高,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7℃的速率上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新疆大部、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中西段等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青海东部地区、甘肃河东地区、陕西、宁夏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大部分地区总降水曰数减少,大降水日数增多,暴雨次数增多,干旱程度加重。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北地区出现了水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br>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西北地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了对应方案与规章;加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构建了节水型社会;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了生态文明社会;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增强了农业适应能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双赢;加强科学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气候变化 适应行动 规划设计 效果评估 西北地区
陈晓光 李林
青海省气象局,西宁810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1-43
2009-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