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和声分析
黎英海先生是我国当代卓越的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先生选取了家喻户晓的三首唐人绝句——孟浩然的《春晓》、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为艺术歌曲,并将这三首艺术小品集为一套,刊登于《中国音乐》1982年第二期,并于2000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结集出版,收录于《枫桥夜泊——黎英海、顾淡如古诗词歌曲选》中,同时指出这套小品的声乐和钢琴是并重的(钢琴并不处于一般的伴奏地位),在写作过程中并不完全是先产生唱腔,而是整体构思,在酝酿主要旋律的同时就考虑多声等手段的表现作用,有时甚至是先想到钢琴部分。《唐诗三首》的成功,便是民族化的旋律与现代和声技法有机融合的范例。作曲家以民族化的音调为基础,恰当的运用了调式和声的技法,在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时,在音响上也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艺术歌曲 创作风格 和声技法 民族特色
刘诚
中国音乐学院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1-37
2006-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