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1年5月中俄边界深震震源机制所展示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动力作用

  本文应用CAP(Cut and Paste)波形拟合方法,以中国区域地震台网10个台站的波形记录为约束,反演获得了该深震的震源参数:矩震级(Mw)为5.42:震源深度为549.4±2.5km;震源机制解的两个节面(走向/倾角猾动角)为171 /78/72和49/21/146。得到的以低角度逆冲为主的震源机制,与全球矩张量解GCMT给出以走滑为主的破裂机制明显不同,但与GCMT给出该区域的1977-2010年发生的23个深震大多以逆冲为主的震源机制基本一致,也与自助线性应力反演,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相一致。研究得到的以低角度逆冲为主的深震震源机制,清晰地展示出在日本俯冲带的动力作用过程中明显的响应活动特征,属于日本东北近海MW 9.0地震造成的大范围同震水平位移和震后滑移构造应力调整活动。

地震学 震源机制 波形拟合 动力分析

陈棋福 李圣强 高金哲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吉林省地震局,长春130022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乌鲁木齐

中文

23

2012-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