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藏东夏雅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夏雅岩体具有富F, B等挥发份,F和B易与Si, Al. Na. K等造岩元素结合而倾向固定在熔体结构中,而由于F, B, P等挥发份对稀有金属元素的亲和性,W、Sn等元素首先进入富挥发份熔体中。挥发份的强解聚特性促使富挥发份熔体与母岩浆分离,发生富氟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熔体较长具体的迁移,从花岗岩岩桨中萃取许多微量元素,使这些组分高度富集,甚至能达到矿化水平。在地壳浅部,随着温压条件及围岩性质的变化,使大量挥发性组分出熔进入高盐度的流体相,浅成或超浅成的岩浆演化的晚期会分异出富Pb, Zn. Ag等元素高盐度的流体,极大的增加了热液的活动性,而强烈的构造活动影响,促使热液成矿流体运移,在地球化学障处成矿。初步认为错纳构造热液-脉型Pb、Zn、Ag多金属矿床及谢坝地表富铅锌矿石皆属于该成因。

矿床成因 夏雅岩体 地球化学 构造特征

李伟 刘显凡 冯德兴 张民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610059 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北京85000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232-233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