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山钨锡金属矿床物质运移模式与成矿关系
南岭地区十分发育NE向和Ew向深大断裂,千里山岩体亦受茶陵-郴州-临武断裂、九峰山-会昌-仙游断裂和邵阳-郴州断裂这3条深大断裂的控制。深大断裂致使深部的大岩浆房源源不断地位该地区提供能量和物质,并且促使地壳深熔花岗岩浆。由于地壳富含W, Sn元素。花岗岩浆及其分异的赋矿流体沿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侵位并将此作为通道将成矿物质运移上升定位。流体中富含的F-作为一种搬运剂,可以显著地提高W, Sn离子的价态,从而加大流体对成矿物质的溶解度,使流体在高压下处于过饱和状态。另一方面,F可以有效地降低岩浆的结晶温度,使成矿物质有条件在充分的时间内被搬运、富集和成矿。因此,流体及其侵位后形成的岩脉或岩墙是成矿物质的携带者和载体,对找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充沛的天水的参与,保证了成矿所需的充足流体,为能充分地从熔浆和地层中萃取渗淋成矿物质提供了保障。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虽然以Pb, Zn矿床为主并没有直接产生W , Sn矿化,但本文认为晚期侵位的花岗斑岩为前期的成矿流体保持较高的化学活动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热源。
钨锡金属矿床 溶质运移 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仝立华 汪洋 李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36-237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