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豆荚状铬铁矿床成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通过对比不同时代蛇绿岩中不同类型铬铁矿石、围岩及Re-Os同位素特征,探讨在古大洋形成过程中,由于铲状裂解作用,古大陆岩石圈地幔残留在古大洋内,参与古大洋扩张、俯冲等演化过程,并根据实验岩石学研究成果,分析元素Cr在地球早期壳幔分异过程及在大陆裂解过程中发生预富集的可能性,并将蛇绿岩中铬铁矿床的成因模式定为:(a)早期壳-幔分异作用对元素Cr的富集作用;(b)大陆裂解过程中,压力下降赋存在石榴子石橄榄岩中的Cr以尖晶石相矿物出现(如铬铁矿);(c)俯冲带丰富的流体促进Cr进一步富集成矿;(d)铬铁矿岩与蛇绿岩块以构造岩片形式产于缝合带中。因此将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相结合进行研究,可能是寻找同类型矿床的一个比较理想、行之有效的方法。

铬铁矿 矿床成因 同位素 构造特征 赋存状态

龚雪婧 张腾蛟 肖荣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275-276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