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羊拉铜矿里农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里农岩体边缘花岗闪长岩(JY1126)为陆-陆碰撞型花岗岩,形成于陆-陆碰撞时期;结合其锆石U-Pb年龄(227 Ma ),可推知至晚三至世(227 Ma之前),金沙江缝合带沿该处已经闭合,进入到了陆-陆碰撞阶段。 在239~227 Ma期间,羊拉矿区内里农岩体在高温区间经历了长达12 Ma的缓慢冷却过程,这一过程为成矿金属元素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温度条件和足够的时间,为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约227 Ma时,区内地质体发生了快速抬升及快速冷却作用,不仅带来了温度、压力的剧降,为矿质沉淀提供了物化条件,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构造断裂,为成矿提供了容矿空间,使矿质大规模沉淀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因此,初步认为羊拉铜矿为构造控矿矿床,在227 Ma时进入矿床主成矿阶段。
铜矿 成矿作用 花岗闪长岩 年代学
李洁 陈文 雍拥 刘月东 罗诚 陈岳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6745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96-297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