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武夷山成矿带北段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本文介绍由于该区斌矿建造、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的多样性,为该区形成多种铜铅锌银成矿作用类型创造了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武夷山成矿带北段成矿作用类型较多,成矿作用主要有与中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碳酸盐岩有关的中高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铁砂街式)、与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铅锌银矿床(长寿源式)、以及与中生代大规模火山作用有关的火山热液-斑岩型银铅锌矿床(冷水坑式、篮碧式)等。武夷山成矿带北段自中侏罗世以来经历了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而导致的持续挤压及其后期岩石圈伸展减薄,相应形成了170-150 Ma(冷水坑银铅锌矿床及永平铜钼矿床为代表)以及140-130 Ma(金竹坪钼多金属矿床以及铅锌银矿床为代表)的两期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重要成岩成矿作用,并造就了该区中生代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格局。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万浩章 张达 狄永军 王长明

江西省地矿局九一二大队,鹰潭33500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36-337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