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藏那阿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详查区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俄玉钨锡多金属矿远景区中。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多期次、多成因变质作用发育,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也表明区内成矿地质环境较好,且区域上钨、锡、钼、铜、铅、锌、金等重砂异常连点成片,总体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均显示了较好的找矿远景。通过度详查工作,确定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白钨矿)钨矿床,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严格受矽卡岩岩性控制,走向延伸和倾向延伸方向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呈似层状,产状较稳定,局部膨缩现象明显,矿体受围岩控制明显,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矿体及围岩普遍遭受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方铅矿、闪锌矿化、云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岩化,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矿化在侵入体转弯部位(m号矿带南端)及花岗细晶斑岩脉发育地段发育较好,与二长花岗岩或花岗细晶斑岩脉关系密切,且与钙泥质碳酸盐岩原岩成分有关,高纯度的钙质碳酸盐岩形成大理岩,不含矿。矿化自南向北、由东向西矿化逐渐减弱,出露标高逐渐变低,矿体埋藏深度逐渐加大,向深部矿化程度变好。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分布规律

肖翔 彭忠 杨毅

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拉萨850000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348-348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