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南、滇北杏仁状玄武岩中沥青的显微结构、组成及同位素研究

  根据碳同位素数据,产地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是生物成因,是原油(石油)受热演化裂解的产物,有机质来自下二叠统(P13)碳酸岩的生油层。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表明沥青是由热液相或气相转变为固相,沥青的圆形、椭圆形气孔构造是天然气(主要为甲烷CH4)从气孔逸出的佐证。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受热演化程度高,属中变质向高变质的过渡阶段,成矿热液应属高温-气化阶段,热液中的石油的热降解温度应大于300℃ ;滇北昭通码口杏仁状玄武岩中的沥青受热演化程度较低,属低变质阶段,成矿热液应属低温热液,热液中的石油热降解温度应低于200℃ 。川南普格玄武岩是有望成气藏的区域,滇北昭通玄武岩是有望成油藏的区域。

油气藏 玄武岩 显微结构 同位素

张良钜 曾南石 阮青锋 曾伟来 李东升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587-588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