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类型的SiC的同位素特征
本文利用纳米离子探针图像分析和同位素分析技术相结合,鉴定并分析了Murchison陨石0.5-0.8 um粒级(KJE)1118个SiC颗粒的C, Si同位素组成。对C型颗粒、X型颗拉、以及其他类型代表性颗粒进行了S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该C型SiC具有极为富集32S的特征,是目前为止所有已分析的Si/C颗粒中32S最为富集的颗粒,与15MoSNII模型中Si/S圈层计算所得的S同位素组分相一致。此外,本文还对C型颗粒、X型SiC和Si3N4颗粒进行了短寿命核素体系Mg-Al和Ca-Ti的分析,结果显示C型颗粒和所有的X型SiC和Si3N4颗粒都存在明显的由26Al衰变产生的26Mg过剩;其中C颗粒和4个X颗粒还表现出由44Ti衰变产生的44Ca过剩,进一步证实它们均来自Ⅱ型超新星,而不同于AGB来源的颗粒。因此,我们推断U/C颗粒和X颗粒可能是由不同圈层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并可能有其他动态过程的参与,如:分子相的形成,氢的扩散等。
超新星 碳化硅 同位素 纳米离子探针
徐于晨 SachikoAmari FrankGyngard ErnstZinner 林杨挺
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空间科学和物理系实验室,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625-625
2013-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