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大新地区辉绿岩地质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

  广西大新地区位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右江褶皱系西大明山凸起,大新凹断束,那岭—俸屯褶断地垒的北端,辉绿岩脉沿断裂呈北西向零星分布.该区产有铀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前人在进行矿床成因等研究时没有将辉绿岩脉与矿床的形成联系起来.通过研究辉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取得如下认识:①该区辉绿岩分布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并且遭受了后期变质作用和蚀变作用,使其主要由高岭石、蛇纹石、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组成,局部地段有铀矿化.②辉绿岩的SiO2含量变化较大,主要由后期硅化导致.Fe2 O3,MgO,CaO及FeO与SiO2呈明显的负相关,碱质程度(Na2O+K2O)较贫,K2 O/Na2O比值较大,为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Zr,Hf,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Ba,而亏损Sr,构造环境判别为板内玄武岩(WPB).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呈右倾,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无明显Eu异常.③辉绿岩的锆石U-Pb年龄总体为90 Ma左右,形成于晚白垩世.④辉绿岩脉与该区矿产资源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辉绿岩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 年代学

Xu Zhengqi 徐争启 程发贵 Cheng Fagui Tang Chunyong 唐纯勇 Song Hao 宋昊 Zhang Chengjiang 张成江 Ni Shijun 倪师军 郭景腾 Guo Jingteng Qi Jiaming 祁家明

Department of Geochemistry and Nuclear Resources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与核资源工程系,四川 成都610059 广西305核地质大队,广西柳州545005 305 Nuclear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of Guangxi, Liuzhou 545005, China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080-1086

2012-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