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鼻眶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本文通过制作鼻眶沟通性肿瘤组织病理标本,以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成4μm厚切片及HE染色。部分病例采用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1/2)行原位杂交,检测病变组织中EB病毒mRNA的表达。根据患者主诉、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疾病分型,探讨了观察鼻腔鼻窦肿瘤侵犯眼眶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鼻眶沟通性肿瘤 病理机制 鉴别诊断 临床观察

储杨 刘红刚 于振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10073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131-134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