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肠道类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肠道类癌的临床诊断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6例肠道类癌档案资科,对切片进行观察.取组织蜡块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嗜铬粒素A (CgA)、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Ki-67标记.结果:类胃肠道类癌大体可呈结节状、息肉状、溃疡性病变,多为肠黏膜下结节,切面均呈黄色或黄褐色,边缘清楚,质硬,表面覆有正常黏膜,直径0.5~3.0cm.癌组织由小而单一的瘤细胞构成,形成巢状、岛屿状结构,偶有腺泡或玫瑰花结形成.核分裂象非常少见.结论:肠道类癌诊断依赖内窥镜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判定.对中年以上的人群进行健康体检时,选择性直肠指检,可早期发现多数病灶.

肠道类癌 病理诊断 临床观察 内窥镜 免疫组织化学

邢传平 刘斌 钱震 苏勤军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科 73005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诊断病理暨头颈部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158-159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