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測力板與攝影機分析比較不同跳法高度

  本研究探讨三种不同的跳法,利用测力板与摄影机计算跳跃高度,分析是否有差异.实验参与者四名,24±0.3岁、177.75公分、68.77±5.67公斤,每种跳法三次取最高的一次.使用DV拍摄矢状面动作;同时使用测力板来量测腾空时间,使用KwonGRF求出离地时间,带公式S=Vot+1/2 gt2,求出高度.结果如下:1.垂直下蹲跳:受试者测出的高度都是力板离地高度比较高,差距都不算大,因为Kwon3D在点脚尖的时候,人为误差所造成的.2.垂直屈脚跳:测量屈脚跳时,力板只能测出离地时间,不能看出离地姿势,所以在DV方面,脚尖的高度一定是最高,几乎没有什麽差异.3.跨步垂直跳:力板量测高度与摄影机身体重心差异不大,因为助跑关系,在不稳定起跳,左右不对称,造成身体重心不一致,身体重心计算有些差异.<br>  结论:测力板及重心得到高度,三种跳法类似,以脚尖高度判断高度时,由于屈脚的关系,使跳跃高度会比其他两种算法高度大,因此,本研究建议以影片分析跳跃高度时,以身体重心的改变为主要参数,避免以脚尖或第一肢段为参考点.

运动生物力学 跳法高度 测力板 摄影机

曾景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国内会议

2008年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体育学术研讨会

台北

中文

149-153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