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背重率及著地策略對著地動作之動力學分析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背重率(0%、5%、10%、15%)及着地策略(全脚掌、脚尖脚跟)之着地动作对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包括第一峰值力量大小及其时间、第一峰值衡量、50毫秒衡量.方法:研究对象是8名下肢无伤痛病史健康男性(平均年龄28.38±3.2岁、身高174.25±5.09公分、体重67.69±6.3公斤),使用一台AMTI测力板(1000Hz)撷取人体于高35公分跳台着地时之动力学参数.测力板原始讯号透过Dasy Lab6.0分析软件,经滤波、模组(电压-力量)校正得到原始三维反作用力,再经由积分运算取得衡量参数;将参数以SPSS for Windows 12.0版处理,并以重复量数二因子变异数分析(α=.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着地策略与背重率之间交互作用均未达显着差异,在第一峰值发生时间、第一峰值衡量、50毫秒被动衡量,着地策略均为其主要效果.四种不同背重率,脚尖脚跟着地之第一峰值发生时间、衡量均会大于全脚掌着地,且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率(P<.05);在10%、15%的背重率,全脚掌着地之50毫秒被动衡量会大于脚尖脚跟着地,且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准(P<.05);四种不同背重率,脚尖脚跟着地与全脚掌着地之第一峰值则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准(P>.05).结论:背重率在10%以上时,若采取全脚掌着地会使50毫秒被动衡量会明显增大,可能导致下肢骨骼肌肉系统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运动生物力学 背重率 着地动作 动力学分析

彭俊維 翁梓林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

国内会议

2008年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体育学术研讨会

台北

中文

154-159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