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臺灣地區慢速壘球運動發展初探(1983-2007)

  慢速垒球是台湾非亚奥运项目中普及性很高的运动,全台各地不论是标学垒球场、学校、河滨草地,都可以看见从事慢垒运动的民众,不分职业、性别、年龄,大家都愉快的、安全的享受这项运动。到底慢速垒球是如何在台湾地区萌芽、发展呢?研究者透过史料的收集,以文献分析针对人与组织来探讨台湾地区慢速垒球的历史发展。研究结果:慢速垒球运动在台北地区经由庄洋文先生的努力,于1983年办理第一次正式的比赛,并于1989年邀请陈河东先生等组「台北市体育会慢速垒球委员会」,终于有了第一个专职推展该运动的组织,也奠下良好的基础。而王世忠先生于1984年开始在中部地区不遗余力的推展,也是促成该项运动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后1995年「中华民国慢速垒球协会」的创立,逐渐迈入蓬勃发展阶段,在该协会的辅导协助下,台湾地区含外岛共有二十八个地区协会或委员会组织,共同负责推广慢速垒球运动。

慢速垒球 历史演变 组织建设 制度改革

張光榮 黄中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 國立陽明大學體育室

国内会议

2008年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体育学术研讨会

台北

中文

206-212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