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與正向行走斜坡之步態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背向和正向行走于不同斜坡之步态周期、站立期百分比、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及下肢关节角度等步态参数的变化情形与差异性.研究对象:10名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体育系学生(年龄:19.4±0.49岁,身高:174.3±6.05公分,体重:69.3±5.10公斤).方法与步骤:以Mega speed Ms25k高速摄影机(100Hz)撷取人体完整步态之运动学参数.受试者背向及正向行走于斜坡步道(12°、0°、-12°)完整步态周期各3次.影片经由人体肢段参数建置与线性转换参考架作为标准之依据,并以Kwon 3D动作分析系统经直接线性转换(DLT)和滤波(filter)处理,获得步态周期、站立期百分比、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及下肢关节角度等步态参数.资料以SPSS12中文版软件进行相依样本t检定(α=.05)统计分析.结果与对论:背向行走的步态周期无论在何种坡度时均明显大于正向行走,步长、步行速度和步频则明显小于正向行走(P<.05),此可增加步行的稳定性.且站立期百分比只在下坡时明显大于正向行走(P<.01),推测正向下坡时,双脚为控制下滑的力量而将步长缩小、站立期加长,以增加身体的平衡.背向与正向行走之下肢关节角度均达显著水准(P<.05),无论何种坡度,髋、膝关节在背向行走时均小于正向行走,但踝关节只在下坡时小于正向行走,而踝关节在站立期都是保持背屈的状态,上坡时髋关节弯曲角度在脚跟着地时增加,而下坡时则膝关节伸直角度增加,以保持身体平衡.结论:背向行走均会造成步频、跨步长和步行速度显着下降,以增加步行的稳定性,在上下斜坡行走时,身体会自动提升或降低重心以防止滑倒.下肢关节在在上坡及下坡时各执行不同的控制策略,以适应站立和行走于斜坡的不同需求.
运动生物力学 比较分析法 斜坡行走 步态周期
黄雅婷 林偉毅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 中國科技大學體育室
国内会议
台北
中文
240-245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