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科学观从简单性到复杂性的发展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基本反映了人类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从简单性走向复杂性,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从决定论走向非决定论的性质。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体现的正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科学自身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的性质。由于仍然坚持了科学增长、客观真理和无主体的客观知识的观念,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观虽然在传统的确定性科学观的壁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他的科学观偏离确定性科学观的距离却并不很远。由于库恩在其范式革命论中引入了主体性成份,这就为否定存在绝对而客观的真理扫清了障碍,而库恩强调的不同范式可以相并列的不可通约性则为多元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前提,这就导致人类的科学观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方向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观主张方法的多元性、理论的多元性,他要反对的仅仅是传统的把科学看成是获取绝对客观真理的、科学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决定论的观念,而并不是反对一切科学。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观以极端化的方式张扬了科学自身发展的非确定性、非决定论的复杂性特征。科学发展的复杂性的现实以及复杂性科学观要求人们必须不拘一格的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并在不同的科学方法、理论,以及科学与伪科学、与哲学、与宗教、与神话等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形式之间建立某种自由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反馈环链,只有这样,科学以及人类的文化才可能获得自由而健康地发展。
科学观 哲学思想 逻辑实证主义 可持续发展
邬焜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5-144
201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