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兔下腔静脉球囊损伤后内皮修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兔下腔静脉球囊损伤后修复中血管内皮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A(损伤+G-CSF组,n=20):于下腔静脉球囊损伤后即刻开始皮下注射G-CSF 50 μg/kg,连续7d;实验组B(损伤+NS组,n=20):于下腔静脉球囊损伤后即刻开始皮下注射NS 2mL,连续7d;实验组C(对照组,n=20):只行下腔静脉球囊损伤.以上3组各于术后即刻、7d、18d、30 d取损伤血管段,HE染色观察损伤血管修复情况,计算内膜(Ⅰ)、中膜面积(M)比值I/M以评价内膜增生程度.结果:第7天的A、B、C3组I/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A与B、C组I/M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C组I/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A与B、C组I/M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I/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观察:3组兔球囊损伤后即刻均可见动脉内皮剥脱.损伤后7天,新生内膜形成并增厚,中膜可见梭形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14d内膜增生明显,新生内膜中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纤维成分增多,28d内膜修复达到最大值,A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受到抑制。结论:G-CSF处理可促进兔下腔静脉损伤后血管再内皮化的进程,抑制内膜增生。对球囊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可预防静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发生。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球囊损伤 内皮修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动物实验

DANG Xiaowei 党晓卫 WANG Zhaoyang 王兆阳 QIAO Shishi 乔师师 YAO Zhentao 姚振涛 LI Lin 李林 WANG Yafei 王亚飞 XU Peiqin 许培钦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0,Ch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河南郑州450000

国内会议

2012全国普通外科新理念新技术研讨会暨海南省医学会第15届外科学术会议

海口

中文

414-418

2012-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