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组分配伍的研究成果对外用中药剂型改革的思考和展望

  新开发的中药新药剂型日趋符合临床、药物性能和生产的可能性。以已被应用了数百年的金黄膏、生肌象皮膏为例,虽然临床疗效显著,但因其具有剂型粗大、油腻、易染色等,在临床应用上极其不便。如何将外用中药组分配伍与现代各种技术相结合,萃取外用中药的有效成分,改进外用中药剂型,解决外用中药“粗、大、黑”问题,从而像外用西药“百多邦”一样,应用简便易行,为外用中药开拓国内外市场,造福人类健康。基于中药的组分配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扩展到外用中药研究及剂型改革中,制备方便易用的外用中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br>  提出外用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及剂型改革的探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坚持“方证关联、理法方药统一”的整体研究思路;临床疗效确切,作用目标明确(病、证具体);能够体现中药复方君、臣、佐、使配伍规律;以构方药味的化学基础研究相对清楚的方剂及其类方为模板;以病界定证的中心特征基础上,实现有限目标,把握基本病机,设计多层次、多靶点的系统性指标,并制造相应的动物模型,分析方剂配伍的生物效应机制;充分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揭示药效物质基础变化与配伍、药效学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药效物质比构成与生物效应靶点反应特性的相关研究,揭示方剂配伍规律。从而建立一个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创制现代化高效外用中药的方法学平台。

中医理论 外用中药 剂型改革 组分配伍

王红 韩俊泉 曲鹏飞 刘斌 权沛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1科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

江苏南通

中文

62-68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