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病因新概念--嵌塞学说
通过研究历史演革,假设推理,临床验证和其他学说对比,提出肛裂病因新概念——嵌塞学说。所谓嵌塞学说指肛门直肠内因物嵌塞(各种原发病变),阻碍排便,排便时,导致肛管扩张超过极限,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即形成肛裂。<br> 1.假设推理:肛门直肠内嵌塞一个物块,物块阻碍大便排出,要排大便,必须用力努挣,外力使肛管口径开大,肛管皮肤撕裂,肛裂形成。如果把内痔核,直肠瘤,肥大的肛乳头,秘结的粪便块看成是直肠内嵌塞的物块,由此同样导致肛裂。换而言之,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痔核,直肠瘤,肥大肛乳头,秘结的粪块等各种原发病变看成是一种直肠内嵌塞物呢?这就是肛裂病因新概念——嵌塞学说。<br> 2.对比与验证<br> 2.1和传统学说比较:<br> (1)肛裂的解剖学说。肛门直肠的解剖结构是肛裂易发生于肛门特殊部位的先天条件。而不是肛裂形成的直接因素所在,即没有嵌塞因素就没有形成肛裂的根本原因。<br> (2)外伤学说。嵌塞因素是外伤的条件的直接因素,而外伤是嵌塞因素阻碍排便所造成的结果。<br> (3)肛裂的感染学说。感染可继发于肛裂的形成之后,是肛裂转为慢性的一个条件,也可发生于肛裂形成之前是痔疾加重或痔疾转化的条件。<br> (4)内括约肌痉学说。慢性炎症刺激内括约肌痉挛,肛管狭窄等因素是肛裂形成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不是肛裂发生的原因。<br> 3.临床验证在临床研究中,笔者通过对肛裂病例,以“嵌塞学说“为基础,以“以通为用”为治则,彻底治疗内痔核、肥大肛乳头、直肠瘤、便秘等各种原发病变—嵌塞因素,均收治愈效果。<br> 综上各条,笔者认为,用“嵌塞学说”来概括肛裂的病理因素,来解释肛裂的发生,指导肛裂的治疗均优于其他几种学说。笔者认为用“嵌塞学说”理论来研究肛裂的形成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价值。
肛裂 嵌塞学说 病因机制 学术思想
陈少明
国内会议
江苏南通
中文
268-271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