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种质特性及育种进展
本文以传统生物学测定法结合分子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种质进行探讨。以闽粤东族、岱街族、硒洲族大黄鱼,以及闽粤东族与岱街族正反交培育的样本为材料,对其孵化率、受精率、生长特性、形态特征(全长/体长、体长/体高、口裂长/头长、眼径/头长和肥满度五个指标)、染色体核型与组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通过mtDNA的COX和cytB基因、D-loop区的序列分析及脂类(磷脂酞胆碱和脂酸)LCMS分析技术,检测、比较了3个种群大黄鱼野生与养殖样本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不同种群野生与养殖大黄鱼及其杂交子代的种质具有其特异性。并以传统选育法与MAS技术相结合开展大黄鱼的良种培育。
大黄鱼 遗传育种 品种质量 生物技术
Su Yongquan 苏永全 Mao Yong 毛勇 Wang Jun 王军 Ding Shaoxiong 丁少雄
College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s, Xiamen University 361005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7-2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