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西(铁矿)尾矿废弃地基质特征及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本文以辽西尾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土流失特征、基质特征、治理模式的研究.尾矿废弃地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和化学侵蚀.据不完全统计,辽西四市中尾矿废弃地总面积的333.52hm2,而且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不仅流失严重,而且流失尾砂失水松散是一个主要的砂尘源.本文通过对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坡度对辽西地区铁矿废弃地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发现在辽西地区,坡度似乎是影响尾矿废弃地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通过试验分析,发现辽西地区的部分尾矿废弃地基质中重金属含量接近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所以在辽西地区,对尾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基质改良应因类型而异,还应根据基质状况而异.了解基质概况后,选定刺槐、小叶杨、沙棘、小叶锦鸡儿、沙打旺作为辽西尾矿废弃地的先锋树种、草种.最终总结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尾矿废弃地 水土流失 重金属 生态修复

李凤鸣 郑国相 任丽华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辽宁朝阳122000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银川

中文

50-59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