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陕北半干旱黄土区沙棘人工林不同混交模式研究

  通过调查陕北半干旱黄土区不同立地类型下不同混交林中沙棘的各项生长指标,研究不同混交模式对沙棘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沙棘人工林的稳定性评价和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阴坡沙棘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纯林好,尤其是刺槐沙棘混交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而阳坡沙棘纯林的林分结构较合理;阴坡和阳坡枯立木密度与林分总密度相关性都较强,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阴坡沙棘新梢生长量的大小顺序为:山杏沙棘混交林、刺槐沙棘混交林、沙棘纯林、油松沙棘混交林,阳坡与之相反;沙棘林的累积生物量在阴坡和阳坡分别以山杏沙棘混交林和刺槐沙棘混交林最大,都以油松沙棘混交林最小,与当年新梢生长量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98、0.585.(3)沙棘林分更新以阴坡沙棘纯林和阳坡刺槐沙棘混交林为最好,与上述沙棘林分结构和生长状况的规律相反.以上研究说明在阴坡沙棘与阔叶树混交更有利于其生长,而在阳坡沙棘纯林的生长状况更好,但两者的更新较差,应该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促进沙棘群落持续发育.

沙棘人工林 混交模式 林分结构 新梢生长量 更新密度

ZHEGN Xue-liang 郑学良 ZHU Qing-ke 朱清科 ZHAO Yan-min 赵彦敏 WAGN Lu-lu 王露露 LIU Lei-lei 马欢 MA Huan 刘蕾蕾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83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银川

中文

157-165

2012-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