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术中超声造影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术中超声造影在评价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幕上脑胶质瘤患者38例,参考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方法进行分类,38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切除的瘤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的表达,并记录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定量分析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17例,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21例.高级别胶质瘤的MVD为57.23±14.99,低级别胶质瘤的MVD为28.88±12.3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组织绝对峰值强度(absolute peak intensity,API)与MVD间呈正相关(r=0.886,P<0.05),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与MVD间呈负相关(r=-0.715,P<0.05).结论:瘤体超声造影参数API和TTP与MVD有良好的相关性,术中超声造影能可靠、无创地定量评价胶质瘤的血管新生情况,从超声学角度判断肿瘤病理级别,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脑胶质瘤 超声造影 血管生成 临床应用

贺焱 何文 杜丽娟 王立淑 李慧展

大庆油田总医院超声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国内会议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郑州

中文

40-40

2012-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