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频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

  利用高频超声检查、分析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特点,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的相关性,评价高频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通过观察组选取脑梗塞患者83例,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龄27~82岁,平均5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49例,糖尿病13例;另取同期未发生心脑血管病变者76例进行对照,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29~78岁,平均5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11例。采用Siemens Sequoia-512型、PHILIPS HDI sonoCT 50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并转向检查的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将探头置于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扫查,依次检查颈总动脉的近端、中端、远端,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处及颈外动脉起始处。纵切扫查后,将探头旋转90°,沿血管走行做横切扫查。测量各段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以软斑、溃疡斑居多,而硬斑及扁平斑较少,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脑梗塞密切相关,与文献报道软斑及溃疡型斑块患者易发生脑卒中一致。且本文认为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简便,对脑神空的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脑梗塞 颈动脉斑块 超声诊断 临床应用

谢天 李沿江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郑州

中文

49-49

2012-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