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球部溃疡型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型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特征,为采取相应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1年来接受内镜检查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重点观察十二指肠球腔和食管黏膜情况,同时作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单纯性溃疡70.73%,复合性溃疡29.27%.溃疡活动期62.21%,愈合期17.07%,瘢痕期20.73%.十二指肠流出道通畅43.90%,流出道受阻56.09%.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溃疡活动期>瘢痕期>愈合期.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4年.食管黏膜改变以Ⅲ级及Ⅱ级食管炎多见,溃疡病的规律性疼痛仅占18.3%,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仅占17.1%.结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已成为当前国外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在国内愈来愈受到关注,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及食管体部对酸反流的廓清能力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型反流性食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小儿溃疡病因球腔流出道通畅而极少伴发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球腔形态学改变导致胃及食管的生理、病理改变.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

球部溃疡型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检查 临床治疗 病例分析

洪楚浩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 515800

国内会议

国际胃食管反流学术论坛

郑州

中文

156-158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