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顺情而心安--“生态”困境中儒家的选择

  当我们的关注草木、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时,不仅仅要探寻人如何和万物平等相处,还要思考在相处中如何安顿人之为人的价值。在儒家,人之为人的价值既表现为由不忍人之心发出的亲切自然的“泛爱众”之情,也表现为基于现实血缘对亲人的直觉、本能的爱亲差等之情。无论遮蔽了人本有的仁民、爱物之情,还是忽视现实存在的有差异的亲亲、仁民、爱物之情,都会使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落空,流于禽兽。倘若在保护自然,或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人之为人的价值无法得以完全安顿,人心尚有不安,人便处于一“生态”困境,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顺情而心安是儒家固有的选择传统,正是由于对人的自然感情的深沉领悟和关怀,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兴衰中儒家才能够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取向,成为安顿人心的力量。

儒家思想 生态哲学 自然规律

辛晓霞

国内会议

2012国际儒学论坛

北京

中文

734-742

2012-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