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城市群工业分工协调及密集带规划研究
以关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选取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五个地级市2010a统计年鉴中工业分行业产值数据,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产业区域同构系数的计算方法,对关中五个地市工业行业相似程度和地区间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中13.9%的工业行业存在产业同构问题,36.1%的工业行业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一级核心城市西安和二级核心城市宝鸡的工业产业同构程度较大(0.678),不利于产业转移和产业链的延伸升级.咸阳和渭南、咸阳和铜川的工业同构程度也较大,不利于区域间产业分工和合作,需要进行协调整合.文章选用区位商、产业专门化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作为指标,采用的数据为关中五市工业分行业产值数据和行业就业人数进行计算,综合比较得出关中五市综合优势工业产业,根据关中五市的相关资料进一步确定各市工业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依照产业地理分布状况,结合各地区产业专业化及关中专业化情况、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及产品分工,提出关中城市群应重点发展汽车生产制造、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电装备、有色金属、医药制造、食品饮料烟草等七大工业密集带.产业密集带作为最有效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为关中城市群工业形成规模与集聚效应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关中城市群工业密集带的规划与建设一方面需要在工业区域分工的基础上推进优势工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此外,在关中城市群工业密集带建设过程中,西安市和周边各市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决定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难度,各类人才扎堆西安的现象较为明显,人才流动不能满足周边地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区域工业网络体系,促使一些独立又彼此依赖的工业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形成长期的关联、协同和合作的关系,这种工业网络体系的建立对关中城市群工业密集带的建设至关重要.鉴于关中城市群工业统计数据的不连续以及统计规范等问题,不能获得足够的统计数据,文章没有从时间序列去考察关中城市群工业产业发展变迁的过程.
城市经济 产业结构 计算方法 政策措施
薛东前 段志勇 贺伟光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晋城,04800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808-817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