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运费最低的我国原油管道网络空间优化研究

  以中国管道数量最多、管网规模及原油运量最大的东部管网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37条原油管道和连接满洲里口岸至大庆油田的铁路,共计38条流动通道,以及与东部原油管网连通的20个输出量超百万吨的油田及港口(口岸)作为输出地,32个石油加工量超百万吨的炼厂作为输入地,建立石油输出、输入地供需平衡表,采用地理空间分析与数学线性规划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基于运费最低,对东部原油运输管网进行空间优化研究,并进一步对各原油管道的运行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2009年我国东部原油管道网络的优化运费较实际运费减少了34.5%,表明原油管网的流通效率总体不够优化,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东北地区各原油管道流通状况相对较好;华北地区所有原油管道均为负荷不足或无负荷类型,流通效率普遍不高;华东地区黄淮分区多数管道为负荷不足类型,仅有临济线(含复线)和胶青线这两条百万吨流量的管道为良好类型,长江中下游分区的甬沪宁线和仪金线为超负荷类型.

原油管道 网络空间优化 计算模型 线性规划

赵媛 杨足膺 黄克龙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

国内会议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989-996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