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方丘陵区农村水贫困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

  在总结前人水贫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和环境5个方面构建南方丘陵区水贫困测度模型,采用AHP、EVM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值法解决权重问题,以湖南省农村地区为实例,测算了近10年湖南省农村地区88个县域水贫困指数,并分析了它的时空分异轨迹,最后利用SPSS18.0中K-means cluster工具对88个样本进行聚类分析,从5个子系统方面探讨了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湖南整体水贫困呈U型变化趋势,发展“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加速了湖南经济的增长,扭转了水贫困恶化的趋势;②从空间格局上看,湘西等落后山区水贫困较其他地区贫困,水贫困分布格局与经济贫困大致相符;从空间分异过程来看,湘西等落后山区水贫困比其他地区更加脆弱,其相对差距不断拉大;③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贫困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能力子系统是水贫困的主导因子,能力子系统与使用、环境子系统的矛盾可以通过发展农村水利设施来解决;④对地表水资源分布情况考虑欠缺,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但资源子系统对南方水贫困影响不大,本文所得结果与结论与实际相符.

水资源管理 时空分布 驱动机制 空间变异性

邹君 谭勇 皮灿

衡阳师范学院,衡阳421008 福建农林大学,福州350002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

国内会议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1046-1054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