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首先,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10个乡镇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人均居民点、单位面积家庭户数、农村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等14个评价指标,建立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定量的对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定,得出了九龙坡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分级结果。其次,以九龙坡区10个乡镇的农村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为数据基础,运用ARCGIS9.3软件进行空间格局的分析和计算,得出研究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变化趋向在东北一西南向上为最大,而与之相反的西北一东南向上变化趋向最为平缓,且九龙坡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重心分布发生了重心偏移,位于九龙坡区的东北方向上,坐落在白市骚境内,然后再通过建立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Moran I,运用ARCGIS9.3软件,对九龙坡区各乡镇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和集约利用指数内在数值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更加科学的揭示了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在空间的分布和聚集程度。最后,根据九龙坡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和空间格局分析结论,阐述了当前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低效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农村建设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格局

朱凯 廖和平 杨伟 潘卓 庄伟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1221-1221

2012-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